首页 新闻资讯 广东新闻 正文
圆桌论坛:食品接触材料新国标,给软包企业带来的新挑战
时间:2024-09-03   来源: 互联网   阅读:2317次

投稿箱:

如果您有包装新产品、新材料或者包装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会议合作、展会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3270059559@qq.com(期待您的邮件!)。

内容整理:范军红、陈卓君


本次圆桌论坛由汉高独家赞助


前言

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食品包装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包括供需链、企业链和价值链)提出了更加严苛的管控要求。这些新国标的出台,不仅考验着产业链中每个环节的适应与创新能力,更凸显了各位软包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要求我们深入理解标准的核心要求,更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视角,共同探索如何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过加强技术研发,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品质,同时深化产业链协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包装生态系统,推动包装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安全、绿色、环保的方向迈进,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01、出席嘉宾


image.png

image.png

主持人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场战略经理 赵佳

image.png

嘉宾介绍:

①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新国标起草者之一 朱蕾研究员

②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实验室(常州)负责人 商贵芹研究员

③终端品牌商:旺旺集团研发中心 包材研发部经理 崔剑锋

④彩印企业代表:佛山市南海利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张逢辉

⑤软包行业资深专家 陈志雄老师

⑥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亚太区产品安全与法规事务高级经理 戴冕


02、嘉宾提问环节

image.png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新国标起草者之一 朱蕾研究员


主持人提问:

这些国标中都提及了一个新的限量要求,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 0.01 mg/kg, 涉及塑料,橡胶,油墨,粘合剂,复合食品包装袋。这里面有原料,有终产品,作为标准的制定者,在一系列国标中添加这一新的限量物质意义是什么,在您看来产业链的伙伴们需要做好哪些应对措施,来应对这一管控?

 

朱蕾老师回答:

一、新国标具体要求:

这两年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做了较大的改动:

1、标准范围进一步扩大,比如复合材料标准从过去大家很熟悉的9683非常窄的一个卫生标准范围,扩展到了所有的多层复合材料,另如塑料标准,囊括了目前行业常用的一些新材料和新产品。

2、除此之外,标准基于风险评估结果调整了限量要求,比如金属标准修订了重金属的迁移限量等要求,以及在塑料等标准的附录当中,涉及到单体起始物的一些限量标准都有变化;

3、标准覆盖了从原料、生产过程到终产品的全链条,比如塑料标准明确了一些原料要求,包括淀粉基塑料中的淀粉含量、淀粉要求、植物基天然材料成分、金属材料原料等方面都有新要求;

从食品安全标准的角度来看,首要职责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其次是促进行业创新发展。这是制定新国标的前提条件。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是2024年9月6日即将实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实施,这两个标准都与芳香胺析出有关,标准明确规定芳香族伯胺检出限是0.01mg/kg;芳香族伯胺的来源有两大类:一类是有意添加物,来源于使用的一些聚合物或者起始物、单体,比如说苯二胺类物质等,它是属于我们人为使用的物质,比如在塑料标准附录里,对于这一类人为使用的物质,我们对它是有一些名单和限量要求的。另外一个是非有意添加物,主要来源于原料的杂质或者生产使用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次级反应产物等。

   

二、企业如何应对:

1、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个是在法律里面明确要求的。因此管理者必须熟悉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要熟悉自己的产品,比如说芳香族伯胺,它在我们标准当中有限量、有备注,有检测方法,你要基于你的产品特点、性质、去找到对应的标准限量、检测方法保证产品的合规

2、当你发现芳香族伯胺如果是真的超标了,就要溯源,到底是原料配方当中就含有这个物质导致它超标,还是因为原料当中含有这个杂质,或者是整个加工工艺,比如固化过程中由于过量的异氰酸酯物质跟水接触以后,水解产生的,从而需要和对应的供应商去沟通解决或者是改善工艺。

3、PAA析出管理需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相配合,因为刚才说到导致它的物质可能来源于原料,也有可能来源于下游企业,上下游企业必须有一个透明信息传递和相互配合,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要有一个非常适宜的指导,下游企业根据上游企业的配方来控制我们的工艺,才能共同努力把你的产品进行合理规划去管控产品的安全。


image.png

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实验室(常州)负责人 商贵芹研究员


主持人提问:

除了对于原料和终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31604.1-2023, GB 31604.52-2021(29钟芳香族伯胺迁移量的测定),复合膜袋的面积和体积多种多样,包装结构多样,内容物多样,如何科学、合理设定检测方法,检测依据,判定原则,来控制迁移量风险,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商贵芹老师回答:

任何一个产品,任何一个指标,它符合某个限量要求,都是有前置性条件的。

对于复合软包装多层材料,以芳香族伯胺迁移为例来说明的话,油墨和粘合剂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均指定了检测方法,即GB31604.52.关于相关的判定原则,试验做几次,结果怎么算,GB31604.1~2023里面都有规定,细节就不给大家展开介绍了。

重点想给大家讲一下整个供应链上下游如何合作来实现经济有效的测试。比如生产一个复合包装膜,通常分两种情况来对待。


预包装食品经济有效的测试方法:

1、用途是单一的,而且是走唯一单向的渠道,装的食品内容物都有标称重量,面积体积比是一致的,预期使用的条件也是一致的,比如食品在袋内制熟的温度时间是多少,后期的货架期到底是室温、冷藏、冷冻还是冷藏,这些条件都是一个单线的,可直接根据GB31604.1按指定规则,选择食品模拟物、迁移试验温度和时间即可

2、预期接触的食品或食品类别是多元化的,预期的最终使用条件也是多元化的,对于多元化的这种情况也有经济有效的测试方式。就是先把供应给下游客户预期接触的食品类型、接触的面积/体积比、接触时间和温度等等这些条件全部收集上来,然后根据 GB31604.1里面的规则,分析出在多个实验条件当中,哪个条件最严苛,测最严苛的那个条件就好,当多个条件不能分伯仲时,标准当中也明确了是多个条件都必须这么去测试的。


关于面积体积比,就像博泰陈总介绍的玉米包装,有大有小,但是因为包装袋的规格尺寸、内表面积是固定的,不管你包的是大玉米还是小玉米,这时我们通常会选面积比、体积比最大的包装来进行测试,假设玉米是从80克到250克这些玉米都有,我们就可以用80克的玉米去做最终的测试,装的食品越少,初级芳香胺的浓度越大,如果装最小量食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测试它都能合格,那么装的食品内容物越大,按单位质量比计算,芳香胺的浓度就会越低,它就越安全,就是这样一个检测逻辑,这个在我们标准当中都有相应的交代。


image.png

旺旺集团研发中心包材研发部经理 崔剑锋


主持人提问:

品牌商将对产品本身安全性的重视延展到了产品包装上,产品全方面的安全可靠,成为负责任的品牌商们对消费者的重要承诺。安全的包装材料与食品的安全同等重要!应对新国标的颁布和实施,旺旺集团将会有哪些举措来应对。


 

崔剑锋回答:

正如主持人刚刚所讲的那样,安全的食品包装和食品的安全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我们食品生产企业来讲,我们的集团总裁一直在讲,食品品质和安全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并一直强调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不能出一丁点问题,我们完全认同产品的安全可靠是负责任的品牌商对消费者最重要的承诺。

对于新版国标关于食品安全的要求,对于我们食品品牌商来讲已经习以为常,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国内的食品安全标准已经是世界上最严格。我们也早就料到与食品相关的方方面面终究会按照食品自身的要求进行深化管理。所以我们对此已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会按照新标完成全部产品的梳理,并且让我们合作的厂商完成自检,最终会给市场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卷。

image.png

佛山市南海利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张逢辉


主持人提问:

作为产业链的下游,终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检测对象的主体,新国标的颁布和实施,您觉得目前主要面临什么挑战。

 

张逢辉回答:

面对食品包装安全新国标,我们会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应对工作:

1、我们企业有很多包装产品都出口到不同地方,包括欧洲、美国等地区,因此我们专门设置了法规专员。他的职责是收集整理各个地区、国家的食品法规,包括现在我们新颁布的油墨胶水新国标,然后根据相关要求进行严格的测试、检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点客户,他们都会提出自己非常严格的食品安全管控要求,比如雀巢等企业,我们会按照客户要求收集整理他们的标准要求。生产包装是一个物理加工过程,对这些材料的基础性能或者PAA的毒性我们可能并不了解,要做的主要是严格控制它的析出以达到客户要求

2、严格把控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比如油墨、胶水,它里面是否含国标不允许的重金属或芳香族伯胺成分,我们不仅要求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还要求供应商提供成分说明和符合法规要求的分类清单,同时出具产品符合法规要求的书面声明

但是这里碰到的一个难点是供应商可能会因为配方保密或者是其他原因,不愿意披露这个细节,或者是自己对法规要求也不太清晰,即使写了声明,也不代表提供的材料符合法规要求。

3、在生产过程中去严格控制,要认真摸索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工艺去达到符合新国标要求,比如通过熟化时间、熟化温度调整,或者采用干复、无溶剂、挤出复合不同工艺搭配,哪类工艺是可以达到完美控制PAA析出的同时,还不增加我们的额外成本,这个对我们而言是个新挑战。

4、我们会为客户提供一个非常详细的材料结构说明,告诉客户我们整个包装袋外层、内层使用的是什么薄膜材料,中间的油墨、胶水成分,可能产生的危害,以及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哪些工艺控制点去保证食品安全,并以数据列表的方式总结归纳成一份报告详细告诉客户。


在执行新国标中碰到的难点:

1、比如说PAA的迁移和析出,虽有固定的检测方法、标准,但是同样一个产品,不同的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结果参差不齐,差异很大,这个与检测机构使用的检测仪器精度以及他们对检测方法的把握有关系,我们该以哪个测试结果为准呢?

2、物理危害、生物危害,还有化学危害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危害问题,我们如何发现并应对呢?

image.png

软包行业资深专家 陈志雄老师


主持人提问:

新国标对于包装食品行业、 产业链(供需链,企业链,价值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会,作为软包行业资深专家,您个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陈志雄老师回答:

关于PAA残留的问题,早在2000年我在宝柏集团工作时就已遇到过,目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刻。

我从技术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尽快开发出能够快速衰减PAA的无溶剂芳香族双组份胶水,这一点很关键。一些技术研发实力强的胶水供应商是有能力解决的。

2、为什么会产生PAA,在无溶剂复合过程中,小分子量的芳香族异氰酸脂会发生迁移,与水分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氨基甲酸,氨基甲酸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如果继续有迁移的异氰酸酯析出,氨和析出的异氰酸酯继续发生反应,生成聚脲物,变成无毒存在。但析出的聚脲物会影响封口性能,我们需要提升封口温度。如果PAA的衰减速率不够快,就可能导致PAA的残留问题了。

我们车间的一线操作员工在配备胶水时,往往会因为考虑车间的湿度而改变双组分胶水的配比,多加一些固化剂,因为在高湿度环境下,部分固化剂会被消耗掉,所以为了交联反应的完整,往往需要多添加固化剂,这样又容易造成PAA残留问题。所以创造一个稳定的恒温恒湿生产环境是非常必须的。新设计的厂房往往要求是在一个能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封闭环境里,完成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标准的配比去完成胶水的交联反应,减少PAA残留问题的发生。

3、为了解决PAA残留,我们过往采取的对策是在阻隔层(例如铝箔)之前,使用芳香族胶水,在阻隔层以后,使用脂肪族胶水,这意味着阻隔层会对我们所使用的芳香族胶水中小分子量的异氰酸酯的迁移,带来阻隔作用。同样,我们可以考虑在我们所使用的封口层材料(例如PE)中,建立起密度梯度,在三层共挤的PE膜其中的复合层添加HDPE,中间添加MDPE,这样也可以对小分子异氰酸酯的迁移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同时,这样的处理还可以帮助我们引导PE膜中所添加的酰胺类爽滑剂向热封面析出,减少向复合面的迁移,而影响复合强度。

4、保证合理(适当延长)的熟化时间,也是减少PAA有毒残留的办法。我们过往的做法是在熟化室营造增加湿度的环境。这对减少过量的NCO残留起到一定的作用。

5. 最后,补充一点。合理使用合适的复合工艺,是解决PAA残留的一种思路。当下,新的干式复合设备(半柔性版涂布和半悬浮烘箱)的推出,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升了工作效率。挤出复合工艺更是没有VOCs排放和没有PAA残留的复合工艺。这些,值得我们的技术人员和终端用户考虑!

image.png

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产品安全与法规事务高级经理 戴冕


主持人提问:

关于粘合剂产品安全风险,PAA 在欧盟,南美,韩国都已经颁布了类似的法规,可否分享一下汉高作为跨国粘合剂生产企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应对这一法规的执行,有哪些经验?

 

戴冕回答:

各个国家都有关于PAA析出管控的法规要求,大的思路基本差不多,但是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我从三个角度谈一下自己的建议:

1、有做出口订单的企业,必须要辨别各国法规的差异性与相似性,我们国家的新国标是对芳香族伯胺总迁移量有要求,检出限是0.01mg/kg,而欧洲的法规除了不能超过10ppb,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说欧盟的塑料法规EC 10/2011,德国BfR标准等,除了对PAA迁移总量有限制要求,还对特定的单个PAA有限制要求。因此,检测时要根据不同国家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检测对象,不要搞错了。

2、PPA的源头控制,PAA产生的原理大家都懂,但是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买的MDI、TDI,如果是足够纯的话,则只会产生MDA, TDA,但是为什么在实际情况下,往往还能检测到其他结构的PAA?实际上,这里必须考虑一个问题,自己买的这些原料是否是足够的纯? 市售的TDI,MDI中是带有同分异构体的,这些同分异构体是在生产TDI,MDI过程中不可分离的同分异构体,因此也会产生相对应的PAA。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不同的同分异构体生成PAA的反应速率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汉高一直坚持采用纯度非常高的原料,并尽量控制熟化时间,因此反应差异越小,PAA生成速率差异越小,熟化确定的时间就越能得到保证。

除了原料,还有配方,也会影响到PAA的产生以及衰减速度,今天我公司的王飞经理就介绍了我们汉高公司推出的一款快速衰减PAA胶水。

3、关于PAA的迁移。我们必须了解PPA产生量和它迁移到食品中的量,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大家不要混淆了。我们汉高对PPA从产生到迁移到食品中有非常多的研究。造成PAA迁移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除了常规的原料、速度、种类、配方组成等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关键因素也会影响到PAA的迁移量。比如温度,像大家出口到东南亚或欧美地区时,经常会被要求提供FDA 177.1390和/或FDA 177.1395,就是温度差异影响迁移风险的直观体现。这两个标准的区别是一个要求温度250°F以上,另一个是要求250°F以下,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个区分呢?这就代表温度也是影响PAA迁移的关键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食品种类、加工时间等也都是关键因素

最后补充一点,PAA是我们食品安全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检测项目,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项目。咱们GB 4806.系列,GB 9685, GB 31603,GB 31604系列等相应的整体合规安全、迁移检测、安全生产、材料质量等一系列的标准都给我们的企业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不仅要重视PAA的检测,还要保证我们产品当中主动添加的各个成分,必须要列在国家相应的许可清单中,如果不在其中,我们就要评估主动添加的物质是不是属于“三致类”的物质,是不是属于“纳米类”物质,只有都确保它不属于“三致类”和“纳米类”物质时,在采取有效阻隔层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采纳未迁移这样一个豁免原则

03、观众提问环节

image.png


第一个代表提问(第一个问题):

不同检测机构和不同时间测出来的PAA值不一样,以哪一个为主?

 

商贵芹老师回答:

首先测试本身就有误差,更核心的差异是因为PAA的产生是个动态的过程,包装是不同时间送去不同机构进行测试的,所以测试时间节点不一导致检测结果也不一样。如果要做不同机构检测数据的对比,无论是PAA还是溶剂残留,检测都要同一时间节点去送检。

 

第一个代表提问(第二个问题):

样品在水溶液中做迁移量测试,应该选择121度高温蒸煮的测试条件还是回流温度的测试条件?

 

商贵芹老师回答:

根据GB 31604.1的基本原则,“选择最能反应出实际情况的条件”,所以应该选择高温蒸煮的条件。


朱蕾老师回答:

首先选择高温蒸煮的环境测试,如果不行的话再选择回流温度进行测试。


image.png

广州固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明


李总提问:

胶黏剂的PAA会随着熟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那对于一些赶单的情况,把平常熟化72小时的产品加速到36小时熟化就送检,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合格或不合格两种情况,那应该选择哪种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呢?

 

朱蕾老师回答:

应该且必须完成规定熟化时间。

 

陈志雄老师回答:

如果有条件的话,熟化越久越好,这样可以避免副作用,同时企业一定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image.png


第三个代表提问:

公司的复合膜外印刷的油墨层不在标准清单内,同时铝箔复合膜内有铝的有效阻隔层,这种情况是否可以依据有效阻隔层的条例,在保证迁移量的情况下得到豁免并使用?

 

商贵芹老师回答:

这一条款有前置性条件,拟豁免的物质必须满足“非三致物”、“非纳米类物质”,同时通过迁移量的评估,最大迁移量在相关的应用条件下都小于0.01mg/kg。

image.png


第四个代表提问:

关于食品模拟物检测的问题,条款内还写到可以用实际内容物(食品)进行检测,那如果在迁移量测试中模拟物的检测结果不合格,但用实际内容物检验是合格的,那是否可以认定为包装是合格的?

 

朱蕾老师回答:

标准中的基本原则是优先推荐使用实际内容物(食品)来进行检测的,但在实际检测中食品的检测机制比较复杂,同时也没办法确定检测数据是从包装中检测出来的还是食品本身就含有的。从实际可行性上讲,使用模拟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使用实际内容物(食品)来进行测试就没有必要再用模拟物测试了,以实际内容物的测试结果为准。

image.png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包装研究工程师 徐家良


徐工提问:

因为PAA的反应活性比较大,在正常固化交货之后还有可能出现变化,那么有没有必要进行一个长时间的检测?

 

商贵芹老师回答:

印刷企业或使用黏合剂的企业要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管控,同一种黏合剂在不同的地域生产都会面临不一样的生产环境(温度、湿度不一),所以建议每一家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黏合剂的用量、配方、以及属地的生产环境进行控制,然后进行芳香胺的监测,监测完之后确定在什么样的温度下熟化多长时间出厂才能保证是安全的。同时以第二位观众的问题举例,如果检测已经说明了必须要熟化放置三天就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去忽视食品安全问题。

image.png

会议合影

image.png

高清会议合影以及更多会议精彩瞬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热线:020-85626447。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前沿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http://www.pack168.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包装前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