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同行陆续停产,但我们正寻求增资扩产。”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德冠薄膜”)轮值总裁何文俊说。
疫情期间,德冠薄膜招待外来人员不再泡茶。他在桌前放置了几瓶农夫山泉矿泉水,瓶身标签用的正是德冠高速环贴珍珠标签膜。德冠薄膜是国内BOPP行业中拥有产品种类较多的企业,其产能在国内位居前五。
春节本是薄膜行业业绩淡季。在这个叠加肺炎疫情冲击的传统淡季中,德冠薄膜一季度销售额创下近年新高,利润率同比增长了85%。在暴增的订单带动下,德冠薄膜已提交产能扩产项目申请。
实际上,德冠薄膜所在的行业在疫情下并无任何“幸免”。复工复产遭遇供应链、大物流挑战、外贸市场受疫情冲击、还有原材料价格不稳等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德冠薄膜是如何实现逆势增长?
德冠薄膜在佛山拥有两大生产基地,其中一个坐落于佛山顺德区杏坛镇。杏坛镇是顺德区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镇。上世纪80年代,这里曾被称为“全球废塑料的华尔街”,巅峰时曾走出3000多家再生塑料企业。经过30多年的产业升级,杏坛成为国内保护膜生产基地。目前,杏坛镇拥有的薄膜及相关企业近100家,新材料产业的销售收入在2018年时已突破百亿。
德冠薄膜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是行业中最早复工的企业。”在何文俊看来,率先复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德冠薄膜抢占了国内市场订单。在年初一,德冠薄膜专门成立抗疫情措施制定及指导工作领导组(下称“抗疫组”),抗疫组由董事长罗维满任总指挥,今年公司轮值总裁的何文俊任组长。抗疫组的一大职责正是出台内部抗疫指引,推动抗疫措施。
在何文俊看来,企业要在疫情冲击下实现突围,持续做好防疫防控,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得益于防疫上的竞争力,率先复工的德冠薄膜1月份的国内订单同比增长了一倍。
到了3月,随着疫情在国外的蔓延,国外多地陆续封城封港,以车企为代表,大批海外工厂陆续宣布停工停产。这导致国内外贸企业普遍遭遇订单取消、订单延迟等问题。
外贸企业一下进入了“至暗时刻”。据佛山市商务局在4月初针对400多家外贸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约95%的企业遭遇订单被推迟,约75%的企业存在订单被取消。德冠薄膜在出口市场上,则做出了灵活的策略调整。2月,德冠薄膜对经营形势进行研判时,就认为国内的需求短期会有较大萎缩,需尽快加大出口比例,要把增出口作为经营重点。
从薄膜行业的销售特点来看,国内市场受春节假期影响,一季度销售会差一些,但国外则相反。与此同时,受国内市场萎缩的影响,德冠薄膜也需要利用出口市场来去库存。事后回想起来,何文俊认为,“助客抗疫”策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推进出口订单的过程中,遇到供应商复工有困难的,德冠薄膜主动派员工上门帮助解决。比如供应商无法解决物流配送问题的,德冠薄膜则主动把厂车派过去。
在此带动下,今年3月,企业的出口订单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此,德冠薄膜专门组织专家进行研发。仅三天时间,德冠薄膜就能稳定生产熔喷PP料。之后,经过两周的生产线优化改造,德冠薄膜生产线总产能已达20吨/天。基于疫情持续的发展,作为德冠薄膜新业务的熔喷PP料目前仍供不应求。
自疫情发生以来,德冠薄膜陆续引入了投料机器人、数字化设备管理软件、产品在线瑕疵检测仪的多个自动化设备,累计投入金额过百万。
接下来,德冠薄膜计划继续加大数字化投入。
在“冬天”里选择持续投入,这也是德冠对后续发展信心的体现。何文俊认为,接下来企业经营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疫情的不明朗。但他们最新的经营策略已确定,其中第一点是:“树信心”,对自己、企业和政府充满信心,是战胜疫境,继续发展的基础。(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