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企业里,实验室是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的中心,同时也是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提供技术依据的重要机构。要想规范管理实验室,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技术文件的管理
1.技术文件均应经过认定、审核,经正式批准后发布实行。
2.过期或作废的技术文件,应及时从使用场所收回,以防误用;对于需要保留的作废文件,应经过批准认可,并在作废文件上加明显的作废标记,以示与有效版本的区别。
3.对已发生破损的档案,应及时修补和整理。技术文件的分发、使用、退还应账目清晰,管理有序。需要修改时,能从使用处追回。
4.技术文件的更改的审批工作一般应由该技术文件的原审批单位进行,由其他单位进行审批时,应获取原审批单位在审批时所依据的有关资料。
检测过程控制
1.检测前应检查样品或试件是否完好,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要求,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检测要求。
2.检测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检测规程进行。
3.检测人员要做好检测记录,并确保记录数据准确无误。
4.在检测中出现靠近合格界限的边缘数据时,应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以验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5.检测结束时应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技术条件进行检查,如出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并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6.检测数据出现散布异常现象时,应查清原因,纠正后方可继续检测。
7.因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等)影响检测结果时,检测人员应中止检测,待排除干扰后重新检测。原检测数据作废,并记录干扰情况。
8.因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而中断检测时,原检测数据作废。故障排除后,经校准合格后方可重新检测。
9.检测过程中,发现样品或试件损坏、污染,无法得出正确的检测数据时,应改用备用样品或者重新取样检测,而且应当以后者的检测数据为准。
检测记录基本要求
1.检测记录应准确、完整、清晰。
2.检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应根据不同检测对象的不同要求,合理编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检测的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样品编号、检测的技术依据。
②主要仪器设备、环境技术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③检测项目规定的技术参考值和实际测量值。
④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⑤在检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其应对方法。
⑥检测时间,检测人员和校核人员的签名。
⑦检测记录的页数和页次。
3.检测记录发生记错数值情况时,应及时更正。
4.检测记录应由检测人员和校核人员本人签名,以示对记录负责。
5.数据记录应符合误差分析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样品质量控制
1.抽取的样品应做到真实、完整,具有代表性,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2.按照抽取的样品类别,分别编制各类样品的随机抽样方法。
3.抽样记录是检测工作的原始凭证之一,是检测和溯源的依据。抽样记录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抽取的样品情况:如样品名称、规格型号、质量等级、生产日期、批号、商标、包装等。
②抽样情况:如抽样方法、样品的基数、抽样数量、抽样地点、抽样时间、样品编号等。
③封样情况:封样方式(纸封、漆封、铅封)、封样的部位和数量、封样部位示意图、铅封时的钳口标志记录等。
④抽样人员和被抽取样品方代表确认签名。
⑤抽样记录单的编号。
4.接收样品时要检查样品是否符合抽样记录单上的记载,如样品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包装;封样状况和样品是否完好等。接收人员应记录检查情况并签字。
5.样品应分类存放保管,账物相符。为防止混淆误用,样品应附有标记。标记可分为待检、在检、检毕等。
6.复检用的备用样品应妥善保存,并做好标识和记录。
7.样品存放场所应保持清洁,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应符合有关的技术要求。
8.样品应规定保存年限,以及保存期满后的处理程序。对有毒、污染环境的样品的处理,应符合环境保护有关法规的规定。
9.样品的领用和退回应办理交接手续,做好清点核实工作,交接人员在记录上签字。
检测记录和报告的归档
检测记录和报告应编目归档,妥善保管,可采取将检测报告与直接相关的检测记录和抽样记录放在一起保管的方法,这样便于查找。
检测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期限一般为2~3年,保存期满后,经批准进行销毁处理。另外,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检测记录也应当打印一份,作为原始记录归档,以免因计算机故障造成数据丢失。